基金速查网 - 开放式基金数据大全,每日基金净值查询
上证综指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 沪深300 基金指数

北向资金大幅流出临近尾声?以史为鉴这三大行业获外资后续大幅增持 核心受益标的一览

2023-09-16 09:37:00 编辑:基金速查网

[导读]: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周五尾盘竞价出现小幅抢筹,全天净卖出24.6亿元,连续4日净卖出,本周累计减仓逾150亿元,拉长时间看,9月至今北向资金已累计净流出199.62亿元。此前,8月全月北向资金净流出规模达到896.8亿元,创下历史单月最大值。开源证券高超等人9月10日研报指出,银行调降定存利率利好储蓄型保单销售,活跃资本市场政策有望蔓延至保险公司,减少障碍、提升险企增配权益资产积极性或是引入中长期资金的重要政策举措,保险股资产和负债端边际向好,继续推荐,关注中国太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人保,友邦保险。

  天风证券赵晓光:消费电子现处于需求底部、估值底部 明年有机会

  重点加仓股来了!聪明资金连续两周买“股王” 4只医疗股增仓超百万股!

  明年货币政策怎么走?降准还有空间吗?首席经济学家解读未来经济趋势

  买买买!“聪明资金”反手做多 最新动向曝光:增持这些龙头股

  茅指数、宁组合都不香了?国际机构配置思路生变

  抄底港股 全球资管巨头开启“扫货”模式

  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周五尾盘竞价出现小幅抢筹,全天净卖出24.6亿元,连续4日净卖出,本周累计减仓逾150亿元,拉长时间看,9月至今北向资金已累计净流出199.62亿元。此前,8月全月北向资金净流出规模达到896.8亿元,创下历史单月最大值。

  以史为鉴,西部证券易斌9月10日研报指出,A股历史出现过6轮北向资金大幅流出,分别为2015年7-8月,2019年4-5月,2020年2-3月,2020年7-9月,2022年2-3月以及2022年9-11月。

  当前来看,本轮外资流出或已经接近尾声。过去6轮外资流出持续时间为22-57个交易日,均值为37个交易日。而截至目前,本轮外资持续流出已达30个交易日,接近过去历轮外资大幅流出平均周期。

  复盘过去历轮外资流出情况,易斌指出,每轮外资大幅流出中重仓行业减持更多,但后续也会大幅回流,因而短期的外资波动并不会影响外资持仓结构的长期稳定性;此外,过去6轮外资大幅回流往往对应着此前流出因素的全部或部分消除,例如19年6月的中美关系缓和;20年3月美国推出超预期宽松政策应对疫情;20年11月美国大选落地,中美关系缓和;22年6月和12月的国内稳增长促经济政策密集推出等。 ... 网页链接

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在经历前两天的回调后,不少人以为医药股的反弹行情要戛然而止,没想今天它又“活了”,中药、医药商业、医疗器械等板块均位居行业涨幅榜前列。虽说医药生物板块出现了很多积极信号,但当前股市面临的诸多风险,比如地缘冲突风险、全球流动性紧缩风险等等依然没有彻底消除,稍有变化依然会对医药板块形成不利影响。此外,医药生物板块自身面临的政策风险,例如集采等等,预期的变化同样会对医药板块形成重要影响。(2022-11-24 18:33:00)

    标签: 医药 板块 回调 风险 席位 生物 变化
  • 超26万亿的公募“香饽饽”,竞争日趋白热化!11月22日,瑞达基金发布增资公告,新增注册资金7000万元。而在前几天,外资巨头宏利金融刚完成对泰达宏利基金的100%控股。“差异化发展,将是未来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基金公司需要找准自己的战略定位,聚焦自己的资源禀赋,发挥差异化的竞争优势。(2022-11-23 07:39:00)

    标签: 发展 事业部 行业 差异化 资产 增资
  • 随着2022年上市公司三季报已披露完毕,公募、险资、社保基金和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等A股市场主力的最新布局变化也渐渐清晰。对此,张怀若指出,公募减持一方面可能缘于弱市情况下的赎回压力增加,基金经理需要卖出贵州茅台、宁德时代这类流动性好的白马股,另一方面外资流出导致股价下跌,也会表现为基金持仓有所下降。(2022-11-18 12:15:00)

    标签: 投资 持仓 板块 社保 持股 市值
  •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结合近期的资金特征,市场换手率、两融交易和新增个人投资者等指标反映市场交易情绪降温较为充分,公募基金尽管仓位不低但对热门赛道配置的拥挤度明显下降,外资阶段净流出也达到历史阈值并可能暂告段落,私募和险资的权益仓位也降至阶段偏低水平,可能意味着短期市场下跌动能已得到较为充分释放。资金面积极信号增多,中期市场机会逐步大于风险。结合近期的资金特征,市场换手率、两融交易和新增个人投资者等指标反映市场交易情绪降温较为充分,公募基金尽管仓位不低但对热门赛道配置的拥挤度明显下降,外资阶段净流出也达到历史阈值并可能暂告段落,私募和险资的权益仓位也降至阶段偏低水平,可能意味着短期市场下跌动能已得到较为充分释放(2022-11-07 07:30:00)

    标签: 仓位 市场 流出 资金 外资 阶段 可能 交易
  • 11月以来,A股市场出现了多次万亿规模的成交额,北向资金连续多个交易日净买入。随着A股震荡反弹,私募行业投资情绪也逐渐升温,百亿级私募仓位水平提升至八成以上。展望后市,玄元投资表示,宏观层面比较大的压制因素在未来一段时间有望得到明显改善,整体上机会大于风险。(2022-11-18 03:55:00)

    标签: 仓位 私募基金 投资 收益 截至 市场 出现
  • 11月14日,A股三大指数回调,两市成交额10673亿元,连续两个交易日站上万亿元关口。北向资金净买入创年内新高当天,北向资金净买入166.02亿元,创年内新高。前20大重仓股中,北向资金对15只个股进行了减持,减持比例较大的有贵州茅台、长江电力、格力电器、伊利股份和中国平安;同时,对5只个股进行了增持,分别是先导智能、迈瑞医疗、国电南瑞、宁德时代和美的集团。(2022-11-15 07:51:00)

    标签: 北向 减持 资金 市值 个股 持股 行业 买入
  • 11月26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年度论坛在线上举行。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中国社科院大学党委书记高培勇,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诚信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毛振华发表了对当前经济形势和明年宏观政策配置的看法和建议。毛振华表示,当务之急是要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好的氛围,发展经济、重视经济、回到经济发展中,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升全社会的信心。(2022-11-27 00:17:00)

    标签: 政策 经济 宏观 消费 增长 发展 财政
  • 海通策略发文指出,A股估值水平周期波动,当前PE/PB、股债收益比、风险溢价率等指标均处于周期底部。低碳经济方面,关注风电光伏、储能和新能源车智能化。除了数字经济之外,“3060”双碳目标下我国低碳经济相关产业依然是发展重点。(2022-11-27 09:41:00)

    标签: 估值 周期 经济 均值 政策 指数 数字 行业
  • 本周末影响市场的重要资讯有: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3%;证监会启动深证100ETF期权上市工作;重磅政策落地,“试管婴儿”费用可报销,杭州明年起实施;杭州西安成都接力,核心城市开启新一轮楼市松绑;上交所对天鹅股份等严重异常波动股票重点监控。药明康德(603259)11月25日晚间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股东及与实际控制人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的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2.2%公司股份。(2022-11-27 12:30:00)

    标签: 市场 指数 利润 总额 准备金率 期权
  • 另一个重要方向是ESG类产品。刘颂认为,长期来看,环境和气候问题将会引起越来越多利益相关方的关注,这些都将是长期资金较为确定的投资方向。(2022-11-27 00:00:00)

    标签: 投资 产品 管理 市场 集团
  • 沪深两市流向显著分化,钢铁期货多品种涨价,北上资金连续买入。贵州茅台连续两周获大幅加仓。中文在线涉及到Web3.0、虚拟人等概念,本周股价连续回调,累计跌幅达到10.72%,北上资金逆势加仓。公司近期在投资者问答平台上表示,公司在Web3.0领域持续关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最新政策动态,与行业内优质公司充分交流沟通,目前公司已在新加坡设立COL WEB全资子公司,在符合各地区政策前提下开展相关业务布局。(2022-11-27 12:10:00)

    标签: 北上 资金 净流入 持股 行业 茅台 钢铁 公司
  • 海通策略发文指出,A股估值水平周期波动,当前PE/PB、股债收益比、风险溢价率等指标均处于周期底部。低碳经济方面,关注风电光伏、储能和新能源车智能化。除了数字经济之外,“3060”双碳目标下我国低碳经济相关产业依然是发展重点。(2022-11-27 09:41:00)

    标签: 估值 周期 经济 均值 政策 指数 数字 行业
  • 春寒陡峭但晨曦微露,股票逢跌加仓。2022年至今,A股市场定价了诸多系统性风险预期,地缘波动、海外紧缩、内需疲软(地产去杠杆、新冠冲击以及防控加码)等等,市场也经历了比较充分的杀估值、杀盈利内需“找机会”:价值底部反弹,逢低布局成长。一是聚焦经济复苏预期下估值修复的周期性机会,核心在周期(央国企地产、建材等竣工链)与消费(食品饮料、酒店、航空)。(2022-11-21 07:48:00)

    标签: 预期 内需 股票 机会 风险 防控 估值 紧缩
  • 还有一部分消费类公司,是近5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发展而逐渐崛起的新兴行业,多数是一些偏高端的消费,这类公司的经营不太会受到当下经济情况、疫情情况的扰动,能够走出独立的经营曲线,所以更适用于新兴成长的投资逻辑,主要观察其行业渗透率、增速以及公司的竞争力,而不是通过估值和困境反转来判断投资机会,例如医美、化妆品、预制菜行业等,这类新兴消费品赛道公司的回报也比较高。(2022-11-18 00:00:00)

    标签: 行业 消费 估值 反转 医药 疫情 公司 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