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速查网 - 开放式基金数据大全,每日基金净值查询

ETF甄选 | 萝卜快跑有望盈利?无人驾驶商业化加快,智能驾驶相关ETF领涨市场

2024-07-10 16:17:00 编辑:基金速查网

[导读]:2024年7月10日,市场全天冲高回落,沪指领跌。截至收盘,沪指跌0.68%,深成指跌0.1%,创业板指跌0.06%。相关ETF:疫苗生物ETF(561710)、生物疫苗ETF(159657)、疫苗ETF富国(159645)、疫苗ETF(159643)、生物疫苗ETF(562860)

  中信建投:看好2025年医药行业投资机会

  QFII持仓曝光 全球资管巨头盯上这些A股标的

  中信证券:2025年房价有望达到长周期的底部

  【机构策略】机构:市场有望在企稳后继续上行

  新布局!傅鹏博、饶刚、赵枫持仓曝光!明星基金一季报来了

  首批基金一季报出炉 资金青睐科技主题产品

  2024年7月10日,市场全天冲高回落,沪指领跌。截至收盘,沪指跌0.68%,深成指跌0.1%,创业板指跌0.06%。

  板块方面,网约车、食品安全、BC电池、PCB概念等板块涨幅居前,煤炭、电力、有机硅、电网等板块跌幅居前。

  ETF方面,或受相关消息刺激,智能驾驶ETF领涨市场,疫苗、光伏类ETF表现亮眼。

  此外,据中国汽车工程协会和中国银河研究院汽车团队联合发布的《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增量预测》,在中性预期下,2025年/2030年“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增量分别为7295亿元/25825亿元,其中智能网联汽车产值增量分别为6451亿元/20266亿元,是市场发展空间潜力最大的组成部分。“车路云一体化”是新质生产力在交通领域的重要实践,有望实现交通工具的新一轮变革,催生万亿市场。

  消息面上,今年5月,萝卜快跑在武汉投放了1000辆无人网约车,成为国内首批投入运营的无人化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项目,并有望实现无人驾驶网约车商业模式盈利;7月4日,小马智行宣布获准在上海开展无人驾驶载客服务,加快落地无驾驶人智能出租商业模式;7月9日,北京出台政策,拟支持自动驾驶汽车跑网约车,为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汽车市场主体提供清晰、透明、可预期的制度规范。 ... 网页链接

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近日,公募基金正式拉开一季报披露帷幕,平安、德邦、华富基金三家公募率先披露旗下部分产品季报。关于人工智能的投资展望,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的一季报投资策略中提及,今年二季度,人工智能产业高景气态势有望持续,端侧算力、自动驾驶及部分AIGC企业一季度业绩或将对行业向好预期形成实质验证。(2025-04-12 02:04:00)

    标签: 机器 季报 赛道 产业 关联基金: 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
  • 一季度,港股新上市公司数量、募集资金规模等指标明显增长,A股优质上市公司选择赴港双重上市意愿增加,港股“上新”持续升温。摩根资管资深环球市场策略师蒋先威:今年以来,中国在政策上定调积极,对于民营经济给予进一步呵护和支持;产业上,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以及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突破,都促使全球投资人开始重新评估中国资产的价值。此外,上市公司通过加强成本控制、进行分红与回购等方式,积极提升自身质量,注重投资者回报,而且政策环境也叠加持续落地见效的宏观经济政策,都在不断增加中国资产的吸引力。(2025-04-04 07:13:00)

    标签: 港股 上市 公司 上市公司 投资 新股 资产 投资者
  • 游戏引擎软件,正成为基金经理下一个关注的国产替代赛道。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基金与公募委托管理的社保基金,在游戏引擎赛道布局已较深,由于游戏引擎软件与GIS地理信息软件以及城市规划软件具有技术原理相通融合的特点,且游戏引擎的顶级国际巨头亦是从GIS软件转型而来,目前公募基金在游戏引擎赛道的选股上,除了重仓开发国产引擎的游戏公司,亦重点挖掘向游戏赛道切换产品的GIS地理软件公司。前海开源基金在游戏引擎赛道则持仓掌趣科技,后者此前表示与北京蓝亚盒子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业务合作,联合推出LayaAir 3游戏引擎,为广大游戏开发者提供更加智能、自动化的游戏引擎产品,推动游戏产业技术发展。LayaAir除了游戏研发外,在其他一些3D数字场景存在应用的空间。(2025-04-18 09:11:00)

    标签: 游戏 引擎 公司 软件 赛道 游戏公司 开发
  • 随着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报密集披露,首批科技主题基金调仓动向浮出水面。截至4月16日,朱雀基金、金信基金、中欧基金、永赢基金、长城基金等公募旗下部分科技类权益基金产品一季报已出炉,一季报显示,上述基金继续加码AI产业链,信息技术成重仓方向。不过,永赢基金基金经理王文龙提示,面对AI应用这样一个具有长期向好逻辑的板块,单纯地追高或在市场波动时恐慌离场都不是最优策略。(2025-04-17 01:58:00)

    标签: 智能 应用 产业链 产业 季报 板块 市场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市场,是对港股投资价值的高度认可,说明港股具有较高性价比,是一种价值投资行为。随着未来港股的估值回升,抄底资金有望获得满意的投资回报。对于投资者来说,在当前港股估值偏低的格局下,应保持理性和耐心,坚定投资信心。可以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合理配置港股资产,选择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优质标的进行投资。(2025-04-18 08:23:00)

    标签: 港股 投资 市场 估值 投资者 南向 具有 资金
  • 大扩容的公募REITs,成为外资布局中国的新渠道。4月16日晚间,华夏基金上报华夏凯德商业资产REIT,该项目的四名发起人均为外资机构凯德集团旗下的主体。展望后市投资,招商基金表示,近期REITs市场出现了明显的估值整体提升,各板块已交替上涨。(2025-04-18 00:10:00)

    标签: 资产 投资 项目 专项 管理 市场 计划 关联基金: 南方顺丰物流REIT 中航京能光伏REIT
  • 受经济基本面持续修复、国内科技产业快速发展、市场情绪起伏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A股结构性机会表现突出。另外,4月上旬以来全球股市的巨震,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部分投资者的预期。保银私募则提示,受全球经济复苏预期与资源稀缺性因素影响,有色金属行业中长期抗风险能力较强,但需警惕供需变化带来的波动。黄金则因央行增持与避险需求,预计将持续成为对冲地缘风险的标配品种。(2025-04-18 04:39:00)

    标签: 消费 二季度 内需 政策 表示 板块 成为 科技
  • 财联社4月16日讯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化投资已成为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4月16日,上交所有关负责人在国泰海通“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介绍,2024年两市ETF净流入约1.2万亿,其中沪市ETF净流入8400亿;今年以来,两市ETF资金净流入约2000亿,其中沪市ETF净流入近1300亿,占比约七成。第四,聚焦对接中长期资金,推动中长期资金投资规模和比例稳步提升。积极对接保险、社保等中长期资金入市,丰富匹配其投资需求的ETF产品;评估完善ETF做市商机制,提升ETF流动性,激发市场活力;丰富ETF期权等衍生品,服务中长期资金风险管理需求,优化完善相关交易机制,打通中长期资金投资ETF市场的痛点堵点。(2025-04-17 00:23:00)

    标签: 指数 中长期 指数化 投资 资金 规模 净流入 上交
  • 4月16日,股票ETF市场资金净流入300亿元,龙头宽基尾盘抢筹再现昨日,A股再现尾盘拉升,沪指强势翻红七连阳。金认为,上周市场调整后,市场部分板块或迎来低估值上风险偏好修复的反弹良机。结构上关注,绝对的红利避险,包括银行、公用事业、贵金属仍有一定的底仓配置必要;具有进口替代可能性的相关行业是反弹主线,包括国防军工、农林牧渔、医药生物;看好最受益于风险偏好修复的港股互联网。(2025-04-17 13:24:00)

    标签: 净流入 资金 市场 股票 指数 流出 成交额 成交 关联基金: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华夏沪深300ETF 华夏沪深300ETF 华夏上证50ETF 嘉实沪深300ETF 金ETF 南方中证1000ETF
  • 最新24家上市公司披露一季报。4月14日,市场早间高位震荡,三大股指均涨约1%。零售股早盘表现强势,国芳集团7连板,天虹股份、南宁百货、茂业商业等涨停。从净利润增幅预估下限来看,豪鹏科技、杰创智能、美格智能、光华科技、北元集团等12股的净利润同比呈现翻倍。还有三美股份、澜起科技、超声电子、湖南黄金、洁特生物等一季度净利润增幅居前。(2025-04-14 11:49:00)

    标签: 净利 净利润 公司 增长 增幅 涨停 科技 体育
  • 中原证券认为,周四A股市场低开高走、小幅震荡上行,早盘股指低开后震荡上行,盘中股指在3284点附近遭遇阻力,随后股指维持震荡,盘中软件开发、半导体、房地产以及化学制品等行业表现较好;贵金属、航运港口、汽车整车以及小金属等行业表现较弱,沪指全天基本呈现小幅震荡上行的运行特征。2025年财政政策预计更加积极,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可能择机降准降息以维持市场流动性充裕,支持实体经济复苏。东莞证券认为,周四沪指震荡微涨,随着宏观及产业政策针对多领域进行多维度的政策部署,为经济及行业基本面的持续修复形成有力支撑。在宏观调控与稳增长政策的持续推进下,中国资产的估值体系或将继续重估,市场有望在企稳后,继续上行。(2025-04-18 08:42:00)

    标签: 震荡 政策 上行 市场 小幅 行业 认为 继续
  • 4月18日,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一季度统计局数据表现稳健,严控增量取得成效,土地市场持续热销,但房价仍然还在下降。期待政策“临门一脚”,房价可能在2025年达到长期的底部。严控增量,消化存量,提高质量的政策取得了实效,改善性需求持续释放。我们看好具备好运营能力和好资产的房企,也看好优质服务平台。(2025-04-18 07:57:00)

    标签: 政策 房价 下降 增量 土地 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