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金公司、国泰君安、中信建投、东吴证券、长江证券、申万宏源等多家券商举办春季策略会,对经济、市场走势、行业配置等作出研判。从投资方向上看,国泰君安方奕看好三大方向:一是产业势能正在积聚的科技成长股:电子、计算机、通信、传媒、新能源,以及港股互联网;二是地产困境反转:“止跌回稳”目标下,地产政策有望持续放松,地产、厨电、家具存在逆向投资的机会;三是利率下降与地缘风险下,高分红仍有波段性的机会:银行、电信运营商、铁路公路等。在投资主题上,看好并购重组、自主可控、AI+机器人以及情绪消费等主题。(2025-03-14 06:07:00)
标签:
并购重组
市场
政策
券商
经济
关注
机会
预期
投资
-
近期,中金公司、国泰君安、中信建投、开源证券、华福证券、国海证券、长江证券、东吴证券、申万宏源等券商纷纷举办春季策略会,对新一年的宏观经济、市场走势、板块配置等作出最新研判李求索建议,重回景气视野、关注赛道布局,重点关注几条主线:第一,景气成长,成长行业代表着先进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政策支持方向,关注估值具备吸引力、基本面预期有望迎来出清拐点的成长产业,包括锂电池、高端制造、半导体、消费电子等;第二,新型红利,今年红利资产可能并非整体性、趋势性机会,更多为阶段性、结构性表现,可结合现金流及股息率配置,关注食品饮料等泛消费领域;第三,政策支持,受益于内需政策加强和基本面预期改善的顺周期行业可能有阶段性机会,同时关注并购重组、化债等政策预期较高领域。(2025-03-13 00:52:00)
标签:
政策
关注
经济
证券
预期
券商
周期
机会
-
近期,A股定增市场迎来显著回暖趋势,公募参与上市公司定增也获得不错的收益。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公募机构参与定增年内均实现了浮盈。谈及具体参与标的的选择,易米基金表示,基于产品投资策略以及对市场的持续跟踪和对风险的判断,优选以下特征的标的:其一,深度价值挖掘与景气度前瞻研判相结合,处于关键行业且技术壁垒持续夯实的细分领域龙头;其二,经营质量改善与估值修复形成共振,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优质公司。(2025-03-09 00:00:00)
标签:
市场
参与
并购重组
并购
投资
公司
家公
-
又有多家公司公告并购重组,且都是围绕主营业务展开,这与一段时间以前的跨界并购有所不同,做大做强主业对于公司的估值提升更有好处,这也是未来并购重组必然的发展方向。对于广大中小投资者而言,未来的并购重组必然会带来很多投资机会,如果是确实对主业帮助很大的并购方案,对于股价的支持力度一定很大,投资者如果能够早期介入,也将获得满意的投资收益,但如果是单纯地蹭热点高溢价跨界并购,则需要注意其可能产生的投资风险。(2025-03-06 07:15:00)
标签:
并购
投资
并购重组
重组
投资者
溢价
-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改革优化股票发行上市和并购重组制度是一项细节性的方针。首先,从融资端改善资本市场生态。(2025-03-06 08:03:00)
标签:
资本
并购重组
市场
上市
改革
工作报告
并购
重组
-
日前,铂科新材披露了定增获配名单,交银施罗德基金、诺德基金和财通基金等均有参与。作为“折价入股”的工具,定增业务年内再度吸引公募基金踊跃认购。财通基金认为,伴随并购重组概念升温,相关预案公告对二级市场股价多有正向影响。不过,二级市场交易与一级半定增投资的项目筛选逻辑存在差异。(2025-03-03 06:05:00)
标签:
参与
并购
并购重组
重组
市场
认购
投资
-
2月28日,中国证监会网站集中公布了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建议和对政协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案的答复。其中,在对《关于强化北京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支持力度,建设北交所成为国际一流证券交易所的建议》的回复中,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围绕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目标,持续推进高质量建设北交所。此外,在《关于促进资本市场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提案》回复中,证监会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严格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继续把控好新股发行节奏,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医药等生物医药企业发行上市,同时把好入口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2025-03-03 07:47:00)
标签:
证监
重组
并购重组
上市
市场
上市公司
公司
监管
-
近两周,除申万宏源外,中央汇金实控的4家上市券商股价均有所上涨。其中,中国银河区间涨幅为14.98%;中金公司为6.56%;东兴证券为6.09%;信达证券为12.7%。国泰君安非银分析师刘欣琦认为,经历充分融合,专业子公司模式协同效果更突出,市场份额、资金使用效率相对行业的优势逐步显现。而头部券商有较强并购重组预期,更有望采用专业子公司模式实现更优财务结果。(2025-03-02 00:19:00)
标签:
证券
券商
股权
业务
合并
公司
中央
-
证监会完成2024年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办理工作。2月28日晚间,证监会表示,2024年,证监会共承办全国两会建议提案424件,其中人大议案、建议202件,政协提案222件。“同时,我会将丰富完善数据产业相关指数及产品,持续引导市场资金流入数据产业,积极释放资本市场助力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动能,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证监会表示。(2025-03-01 07:14:00)
标签:
证监
市场
发展
推动
数据
公司
并购重组
重组
-
进入2025年以来,基金公司积极申报新产品。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238只新上报产品的相关材料获监管部门接收,其中超180只获决定受理。配置风格方面,建信基金认为,未来风格或将更加积极,偏向成长风格与中盘股,同时关注内需修复预期。具体来看,成长方向上,主要观察自主可控、AI应用、新质生产力等相关主题;内需修复方向上,主要观察化债、财政补贴支持和并购重组等相关主题,具体包括消费补贴扩容相关的消费电子、智能家居、家电等行业以及受益于化债的公路、军工、环保等行业。(2025-02-28 03:40:00)
标签:
产品
申报
投资
上报
行业
指数
市场
关联基金:
银华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ETF
-
随着“924”的大涨以及年后行情的接力升温,此前参与定增的项目收益率也开始逐步走高,多只个股的定增业务已有翻倍浮盈,参与的公募基金也收获不斐,仅2025年内就有一只产品的定增项目浮盈已达80%。有业内人士指出,并购重组的活跃有助于A股市场的潜力激发,有望带来数量可观的优质重组配套融资项目,进一步丰富定增折扣资产的供给。财通基金强调,“并购六条”可能成为本轮市场行情和定增行情的有利推手和催化剂之一。“历史数据显示,并购重组的活跃有助于A股市场的潜力激发,有望带来数量可观的优质重组的配套融资项目,进一步丰富定增折扣资产的供给(2025-02-24 11:39:00)
标签:
项目
市场
参与
重组
有望
并购重组
融资
-
今年以来,已有兴证全球基金、华夏基金、招商基金、财通基金等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参与上市公司定增。数据显示,公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定增认购总额超过33亿元,汽车与零配件、硬件设备行业等成为定增热门方向。业内人士表示,伴随市场回暖和“并购六条”加持,定增市场有望迎来布局良机。其中,新质生产力方向的定增项目和优质重组的配套融资项目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领域。(2025-02-23 16:55:00)
标签:
上市公司
参与
公司
上市
中长期
认购
入市
-
蛇年已至,锂矿企业在2025年能否走出盈利“低谷”?纵观2024年锂价走势,受锂电材料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碳酸锂吨价低位运行已成常态,价格持续磨底成为贯穿碳酸锂产业全年的关键词此外,随着市场的成熟和技术门槛的提高,锂行业的竞争将促使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活动增多,行业集中度可能会有所上升。A股某锂矿企业人士表示,大型企业凭借规模经济和技术优势,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2025-02-04 00:56:00)
标签:
碳酸
公司
企业
亏损
业绩
市场
影响
雅化
-
2月2日,中信证券研报认为,2025年有望成为A股市场主题投资大年,A股当前正站在马拉松行情的起跑线上,主题赛道是市场普遍关注的焦点。与上一轮产能周期比较,本轮产能扩展周期以相对高技术产业为主导,市场化程度更高,且龙头企业率先完成扩产,行业格局向龙头集中。(2025-02-02 15:54:00)
标签:
产业
展望
消费
有望
经济
并购重组
主题
关注
-
A股并购重组如火如荼,拟购买版信通100%股权的创业黑马周五盘中一度涨超19%,拟与本溪钢铁进行资产置换的本钢板材周五收盘涨停,拟收购博创智能约60%股份的粤宏远A周四收盘涨停,筹划重大资产置换的广西广电周三三连板。国内大型电网运营企业的高压线路玻璃绝缘子主要供应商金利华电1月23日公告,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海德利森股权,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2025-01-25 11:46:00)
标签:
公司
停牌
股份
股权
公告
开市
目标
-
随着政策不断加码,新年伊始,多家央企上市公司密集表态将加强市值管理,多地也积极部署加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央企上市公司密集表态1月10日,宁夏建材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组织相关部门认真学习国资委印发的《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也会根据意见精神开展相关工作。开源证券认为,对于央国企而言,现阶段比较有效的市值管理手段便是通过具有战略价值的并购重组,带来投资者对新题材的关注度,从而驱动央国企上市公司的市值提升。(2025-01-12 00:25:00)
标签:
市值
公司
管理
上市公司
上市
投资者
加强
投资
-
海通策略研报称,春季行情是A股市场经典的“日历效应”之一,近期市场整体表现偏弱,不少投资者非常关注2025年春季行情是否还会如约而至。此外,并购重组主题也值得关注。从新“国九条”到“并购六条”,政策层面明确支持并购重组。(2025-01-12 07:50:00)
标签:
行情
政策
基本面
指数
启动
涨幅
市场
-
本周,A股市场两起重大重组均迎来新进展。本周五,国泰君安发布公告称,上交所并购重组委通过了国泰君安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交易申请。统计显示,48家披露重大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所收购资产溢价率约为60%,虽然比之前几年动辄200%至300%的溢价率有所降低,但溢价60%也不低了。(2025-01-11 00:24:00)
标签:
交易
并购重组
重组
并购
重工
溢价
-
长时间横盘后,A股指数开始连续杀跌,并击穿多条短期均线支撑,市场情绪在短期快速回调中变得再度低迷。2025年开局不利,也为市场预期的慢牛行情蒙上了一层阴影。兴业证券建议,投资者可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以及并购重组。新质生产力长期促进经济动能切换,可重点关注AI、半导体、信创、机器人、低空经济等。(2025-01-07 00:06:00)
标签:
投资
市场
并购重组
关注
生产力
经济
并购
重点
-
2025年伊始,已有7只权益类基金在波动中“开门迎客”。业内人士认为,1月市场整体面临一定的压力,但对一季度行情并不悲观,如A股调整到前期震荡下沿可积极布局,预计2025年指数仍将呈现上行态势。行业配置方面,永赢基金认为,后续可关注AI+、并购重组、低空、芯片等细分领域,若形成产业趋势或有新主线机会。另外,中期关注低位的基本面复苏的顺周期方向,长期关注红利类板块。(2025-01-07 03:15:00)
标签:
申购
认为
大额
关注
部分
机会
波动
关联基金:
万家新利灵活配置混合
-
2024年的A股市场在经历了无数“惊心动魄”之后已经收官,全年A股市场表现可谓“先抑后扬”。2024年前三季度市场震荡,成交额处于低位,高股息风格占优,9月24日“政策组合拳”以来,市场信心快速修复,在经历指数级别的上涨后,市场开始出现板块分化和轮动,并围绕并购重组、自主可控等主题开展结构性交易,科技成长、小盘风格相对较优。金梓才提醒,2025年A股大概率有机会,但在风格切换较大的市场环境中,普通投资者要注意三点:首先,需要避免情绪化交易;其次,要注意把握股价与动态远期基本面的关系;最后,把握好赔率。(2025-01-07 10:31:00)
标签:
市场
政策
指数
投资
机会
行业
经济
-
主动权益类基金2024年业绩日前正式尘埃落定。数据显示,相比2023年,主动权益类基金整体回报率提升,但分化依然较大。景顺长城基金投研团队提出,在近期利率快速下行背景下,红利风格再度具备吸引力,中小市值风格能否继续活跃要关注资金面状态。中长期来看,建议从基本面出发并结合良好的供需格局,关注景气成长产业,韧性外需板块也值得关注;另一方面建议从政策支持的角度出发,关注化债、并购重组等政策受益板块。(2025-01-06 02:50:00)
标签:
业绩
权益
回报率
规模
板块
政策
回报
-
“多维度共振下,2025年A股牛市将进入主升浪阶段。”2024年12月30日,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研究院联席院长、新财富钻石分析师张忆东在“轻舟必过万重山”——《首席连线》跨年市场展望节目中表示。“面对2025年,我们要更加珍惜A股蜜月期,也要对中国经济中观微观领域的创新以及变革要有信心!”张忆东强调。(2025-01-02 07:14:00)
标签:
港股
经济
消费
表示
配置
牛市
有望
并购重组
-
中信证券:预计春节后市场开始酝酿春季攻势展望2025年1月份,政策处于空窗期,预计上半月市场仍较为活跃,下半月外部扰动因素将逐步增多,市场情绪逐渐降温,从一季度的节奏来看,预计春节后政策预期重新升温,市场开始酝酿春季攻势。我们认为短期在外部变量验证期,以及国内经济数据与业绩真空期下,市场延续震荡格局;中长期利率下行驱动权益配置价值凸显,市场上行方向不变。结构上继续建议关注政策支持和产业转型方向,包括新质生产力、先进制造代表的成长风格、国企改革及并购重组相关机会。(2024-12-30 00:12:00)
标签:
市场
政策
股息
预期
资金
行情
关注
红利
-
即将过去的2024年,在面临渠道增长乏力、竞争越发激烈的市场环境之下,国资、新势力资本进场一路高歌猛进,开展大手笔投资并购,加速资产整合,刷新行业新纪录。第一财经记者梳理A股医药上市公司板块发现,国企背景企业在中药行业中本身就占比较高,今年以来低迷的市场环境,使得更多优质医药企业被有实力的国资和新势力资本揽入怀中。“由于与被并购公司在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资本方的收购完成后,对目标公司的日常经营、业务整合、协同发展能否顺利实施以及整合效果能否达到预期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一位擅长投资并购的中医药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2024-12-22 12:10:00)
标签:
公司
并购
药业
收购
制药
企业
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