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开年,中国ETF市场掀起一场静默的“改名运动”。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天弘基金等十余家头部机构率先行动,旗下超50只产品陆续完成简称变更,统一采用“标的指数+ETF+管理人名称”的全新模式张楠也提醒投资者,由于很多基金公司主打低费率指数基金,因此这种更名降低了投资者的筛选成本。不过还有很多基金公司指数基金费率仍然偏高,且很多投资者并不会仔细研究费率高低,因此也不排除会给投资者带来误导,让付出更多的“基金公司”溢价。(2025-06-21 06:50:00)
标签:
机构投资者
投资
投资者
管理人
指数
更名
名称
管理
-
我国首只发起式基金将在今年8月迎来设立13周年,经过多年发展,伴随公募机构加速布局,国内发起式基金的规模达到了3.1万亿元。多只发起式基金今年以来收益喜人,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结合自身风险偏好,重点关注管理人能力与产品长期业绩。有业内人士表示,发起式基金既是市场低迷期的“应急工具”,也是布局未来赛道的“创新试验田”。(2025-06-20 00:14:00)
标签:
发起
规模
净值
混合
投资者
投资
创新
关联基金:
博时产业新动力混合A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发起式A
富国新活力灵活配置混合A
华安医药生物股票发起式A
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
华夏消费ETF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A
-
随着各大券商陆续召开2025年中期策略会,对于证券行业下半年发展前景和投资布局的研判,也逐渐呈现在投资者面前。综合多家机构的策略内容看,尽管当下券商板块二级市场表现与其一季报整体增收态势出现一定背离,但在多重积极因素叠加下,后市券商板块估值有望持续企稳回升。通过对上市券商基本面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国泰海通认为,分化与转型已是当下证券行业重要命题:固收业务方面,提升策略交易能力、探索跨境资产配置、增强客需业务投入是重要转型方向;权益业务方面,增配高股息OCI资产逐步成为行业共识;财富管理及资产管理业务方面,《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一方面推动行业高质量扩容,另一方面推动基金公司差异化发展,更利好参控股头部公募的券商。综合来看,当前证券行业处于关键的转型和变革期,推荐业务结构更为均衡、专业能力更强的头部综合券商。(2025-06-19 00:05:00)
标签:
券商
证券
业务
有望
行业
并购重组
投资
并购
-
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行情向好,成了二级市场中的“当红炸子鸡”。二季度以来,公募机构迎来上报医药主题基金的高峰,单季度上报产品约30只,与2024年全年成立的医药主题基金数量大体相当另有公募人士表示,被动产品还是主动产品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关键在于是否“趁手”。被动产品高效透明,“所见即所得”,更强调基础工具属性,可满足投资者的基础配置需求;主动产品更注重追求阿尔法收益,相应更考验基金管理人的投研实力(2025-06-18 05:50:00)
标签:
创新
医药
上报
板块
估值
产品
市场
关联基金:
工银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华宝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
华宝中证制药ETF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鹏华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ETF
-
人社部公布最新全国企业年金数据,首次披露近三年累计收益率。6月13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2025年一季度全国企业年金数据。瑞银称,在2025年期间,除了“国家队”之外,其他长期投资者可能在内地监管机构的指导下,以可持续且稳定的方式进入A股市场。(2025-06-17 06:51:00)
标签:
收益率
收益
投资
年金
养老
企业
披露
-
近日,有基金公司旗下多只基金公告,暂停I类份额的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业务,而对A、C类基金份额并未限购。基金业内人士表示,I类份额通常为机构投资者或特定渠道设计,费率低于A类和C类份额,往往容易吸引机构大额资金。该人士表示,近期港股表现较好,参与港股短期交易的机构资金可能增多。从I类份额的定位与特点来看,I类份额通常为机构投资者或特定渠道设计,费率低于A类和C类份额,往往容易吸引机构大额资金(2025-06-12 00:16:00)
标签:
份额
大额
限购
申购
机构
投资
资金
-
近期,小微盘风格表现强势,投资者申购相关基金的热情高涨。为避免基金规模短期快速膨胀,稀释持有人收益,扰乱基金经理投资策略,基金公司不得不掩门“惜售”。尽管目前小微盘风格交易拥挤度较高,多家机构频频提示风险。但也有机构投资者认为,小微盘品种是否出现回撤取决于是否有实质性利空事件。(2025-06-12 04:30:00)
标签:
指数
成份
限购
风格
申购
投资
单日
关联基金:
博时中证2000ETF
富国中证2000ETF
广发中证2000ETF
华夏中证2000ETF
南方中证2000ETF
-
外资机构重估中国资产。据摩根士丹利的最新报告,随着国际投资者正寻求加大投资组合的多元化,并担心错过中国的科技进步红利,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配置意愿已经明显加强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易峘认为,展望后市,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或抬升,人民币及人民币资产均有修复空间,看好港股相对全球市场的收益表现。(2025-06-11 07:04:00)
标签:
投资
国际
市场
投资者
港股
证券
预期
科技
-
近期,中信建投基金、建信基金、南方基金等十余家公募机构相继发布调降费率公告,部分产品费率甚至减半。在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背景下,基金公司实现价值“突围”的重要一步是通过投顾服务、投资者教育等差异化服务提升竞争力。(2025-06-10 00:08:00)
标签:
费率
债券
投资者
投资
行业
管理
产品
关联基金:
东财创业板ETF发起式联接A
东方臻萃3个月定开债券A
东兴安盈宝A
国元元增利货币
嘉合磐恒债券A
建信稳定增利债券C
南方安颐混合
兴证资管金麒麟现金添利货币
-
近日,多家外资机构发声,看好中国资产配置价值。综合机构观点来看,企业盈利前景改善、中国资产估值相对较低,增强了中国资产对全球投资者的中长期吸引力。多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外资机构专家表示,中国资本市场开放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将进一步优化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同时稳股市“组合拳”等也将给外资机构“看多”“做多”中国资产吃下“定心丸”。(2025-06-08 00:09:00)
标签:
开放
证监
资产
机构
外资
投资
跨境
增强
-
近段时间,公募市场再度掀起“自购潮”,多笔千万元级别的自购宣告落地。从自购产品类型来看,本轮公募自购资金大多投向新发产品,这意味着基金公司对自身投研能力和产品未来表现充满信心,同时也向市场释放了积极信号在业内人士看来,通过以公司固有资金认购旗下产品,公募机构用“真金白银”展示了对自身投研能力、风控体系及未来业绩表现的信心。这种行为不仅能够强化管理人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绑定,表明公司愿意与持有人共同承担市场风险,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产品的资金流动性,提升基金运作的稳定性。(2025-06-05 02:28:00)
标签:
资金
产品
公司
市场
投资
信心
旗下
-
2025年以来,公募ETF市场保持强劲发展势头,持续吸引包括私募机构在内的多元化投资者积极配置。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已有104家私募机构旗下产品,现身97只年内上市的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合计重仓持有份额达17.83亿份,这一数字体现出私募资金对ETF的浓厚兴趣。宝晓辉认为,自由现金流ETF通过精选自由现金流充沛的优质企业构建投资组合,既能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现金分红回报,又能在市场波动时展现出较强的防御特性,因此受到私募机构的重点关注。(2025-06-03 00:10:00)
标签:
机构
配置
持有
现金
投资
份额
产品
关联基金:
大成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
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ETF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综合ETF
-
5月,公募基金发行市场上演“冰与火之歌”。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发现,债券型基金以占比55.07%的发行份额强势主导市场,利率债、高信用等级产品成机构资金“避风港”,而ETF发行规模则遭遇年内“四连降”,单月仅发行110.68亿份,创5个月内新低华南某公募研究机构负责人指出:“市场震荡期投资者更关注底层资产透明度,而REITs等产品收益受宏观政策、底层项目运营等因素影响较大,短期难获资金大规模配置。”(2025-06-03 11:47:00)
标签:
发行
产品
投资
募集
投资者
份额
债券
关联基金:
富国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
招商中证卫星产业ETF
-
经历5月冲高回落后,A股6月行情即将拉开帷幕。展望后市表现,当前机构多数持相对谨慎态度,认为市场短期在扰动因素作用下有一定下行压力,但底部比较结实,内部乐观因素正在积累,后续或以结构性行情为主,未来市场主线有望逐步聚焦于核心资产近期诸多新消费公司持续向港交所递表或登陆港股,极大加强了投资者对相关方向投资机会的重视。对此,财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美岑建议投资者6月关注AH新消费方向投资机会,看好养老、悦己、母婴三大细分方向,具体品种包括按摩仪、中药饮片、宠物食品、户外运动、新式茶饮、大众零食、纸尿裤、卡牌潮玩等。(2025-06-03 06:14:00)
标签:
市场
方向
投资
板块
因素
建议
科技
消费
-
券商月度金股凝聚了券商研究团队对宏观环境、行业趋势和个股价值的综合判断,被不少投资者视为观察市场风向的重要窗口,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6月券商研判来了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6月2日,已有23家券商机构发布对于6月A股市场的最新研判,其中,共计157只个股被纳入券商6月金股名单。巨化股份一季度实现净利润8.09亿元,同比增长160.64%。公司旗下PVDC产品在食品包装领域处于龙头地位。(2025-06-03 07:23:00)
标签:
券商
净利
公司
净利润
个股
研判
增长
市场
-
5月哪些个股获机构大幅上调盈利预测?“业绩为王”是指导投资决策的基石。然而,5月市场处于业绩真空期,投资者难以通过最新的财报把握企业动态。从二级市场上来看,公司近年股价表现亮眼,年K线已三连阳,年内累计上涨11.14%。(2025-06-01 06:27:00)
标签:
净利
预测
机构
玻璃
上调
净利润
公司
买入
-
5月份以来,公募机构密集发布旗下基金产品增设新份额的公告,同时多家公募机构宣布开通旗下部分基金同一基金不同类别基金份额相互转换业务。在曾方芳看来,通过举办投资者交流活动、发布投资策略报告等方式,提升投资者对老基金的关注度;也可以在老基金的配置基础上为投资者提供资产配置建议、定期投资计划等增值服务,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管理投资组合。(2025-05-29 00:08:00)
标签:
份额
投资
投资者
增设
赎回
费率
申购
关联基金:
兴银聚丰债券A
-
央广网北京5月28日消息近期,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对旗下部分基金开通基金份额互转业务。今年以来,已有十多家公募开通此业务,涉及基金数量超百只。田利辉提示称,机构投资者因其专业性和策略灵活性更适配基金份额互转业务,而个人投资者需谨慎权衡费用与持有期限,避免因操作不当增加成本。(2025-05-29 00:02:00)
标签:
份额
投资
投资者
业务
赎回
申购
转换
-
公募基金改革再度迈出关键一步。自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浮动管理费机制后,首批26只浮动费率基金火速获批,易方达、嘉实、广发等16家机构产品于5月27日率先启动发行“基金行业实现长久的发展,需要让普通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切实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这就是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行业难而正确的事情。(2025-05-29 00:15:00)
标签:
费率
投资
浮动
管理费
投资者
管理
产品
-
时值年中,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关注度正持续升温。近期,多家外资机构开启“中国主题”论坛。5月27日,第28届瑞银亚洲投资论坛在中国香港开幕。王滢同样认可中国股市在高科技领域的可投资性。她表示:“我们看好互联网大盘股,作为中国股市具有指标性和代表性的板块,它们的市值和流动性巨大,为全球投资人参与中国股市提供了便利(2025-05-28 06:31:00)
标签:
投资
市场
股市
投资者
资产
全球
人民币
外资
-
本报记者昌校宇5月27日,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平安基金、博时基金、东方红资产管理等16家公募机构旗下新型浮动费率产品集体发行,认购截止日期集中在6月中下旬。这是市场上首批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新型浮动费率产品,其管理费率将与投资者每笔投资的持有时间、持有回报水平挂钩。在建仓思路方面,平安基金旗下新型浮动费率产品——平安价值优享混合基金拟任基金经理何杰表示,将延续其“左侧价值投资”理念,通过自下而上的深度研究,低位买入便宜的好资产(2025-05-28 00:06:00)
标签:
费率
基准
业绩
浮动
管理
投资
收益
-
5月28日,中信证券2025年资本市场论坛在上海举办。中信证券境内外研究员围绕宏观经济、资本市场等议题分享观点,公私募基金、保险、银行等机构投资者参与。中信证券海外策略首席研究员徐广鸿在研报中提到,宏观、AI、市场结构这三重叙事,将推动港股在下半年延续反转行情,港股或迎来估值和盈利的双重修复。下半年建议关注,一是受益AI产业催化的科技巨头企业,尤其是互联网板块;二是创新+医保+出海催化的创新药板块;三是技术进步和迭代催生的消费新方向;四是强β属性的非银金融,尤其是保险;五是优质的高股息资产仍是资产配置的压舱石,关注银行、电信、公用事业板块;六是稳增长政策持续出台亦将催化地产板块的投资机会。(2025-05-28 14:50:00)
标签:
经济
政策
市场
港股
资产
消费
创新
产业
-
5月份以来,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头部公募机构宣布调低旗下部分基金产品的管理费率或托管费率。“在降费加速行业分化的背景下,公募机构需以‘投研+服务+创新’构建壁垒,实现投资者与机构共赢。(2025-05-26 00:08:00)
标签:
费率
投资
管理
托管费
管理费
机构
关联基金:
广发汇利一年定期开放债券
华夏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
鹏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
-
在投资者的印象中,基金公司总是“旱涝保收”的机构,无论基金收益如何,其费用只和规模挂钩。同时,未来基金公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选择将更加审慎,有利于规范业绩比较基准与产品投资策略的匹配度,防止基金出现风格漂移现象。(2025-05-26 15:35:00)
标签:
费率
浮动
基准
业绩
管理费
投资
收益
-
5月26日,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从业内独家获悉,信用债ETF试点开展交易所债券通用质押式回购业务拟于近日正式实施,多家公募机构此前申报的信用债ETF符合条件,将被正式纳入回购质押库。易方达基金固定收益特定策略投资部总经理李一硕认为,信用债ETF开展通用质押式回购业务,不仅可以为场内投资者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也有助于提升信用债ETF的吸引力,拓宽信用债配置需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25-05-26 13:40:00)
标签:
质押
回购
信用
债券
业务
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