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6月18日召开的陆家嘴论坛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按下“重启键”,宣布未盈利企业在科创板重启IPO。实际上,早在今年4月份,就有4家未盈利企业IPO被科创板受理。第五,管理层明确表示,实施“1+6”政策措施,统筹推进投融资综合改革和投资者权益保护,希望在“投资者权益保护”方面也要有具体措施。“重启”还是要稳妥再稳妥,开展小范围试点,千万不能像前几年那样,一说放开,那些未盈利企业便争相上市,然后批量“破发”。(2025-06-21 09:10:00)
标签:
企业
盈利
发行价
上市
投资者
募资
发行
-
在全球资产配置逻辑演化与市场风险偏好回暖的背景下,港股市场于年内走出了强劲反弹行情。总体来看,在估值、政策、盈利等多重因素共振下,港股市场的吸引力正被各类资金重新认知并反映于实际操作中。随着第三季度临近,南下资金、QDII、公募与外资机构三股力量可能继续共同驱动港股延续强势行情,进而为下半年资产配置提供更多方向性参考。(2025-06-19 12:13:00)
标签:
港股
资金
南下
市场
资产
配置
估值
关联基金:
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
-
在4月份外部不利因素冲击带来短期扰动后,5月份以来,中国资本市场重回强劲复苏节奏。截至6月17日收盘,上证指数、深证成指自4月8日以来分别累计上涨9.39%、8.4%;恒生指数6月16日突破24000点关口,自4月8日以来已累计上涨超20%。李长风表示,中美贸易关系的博弈仍将延续,但中国经济的转型步伐不会停歇。尽管短期市场可能受政策节奏与外部不确定性扰动,但伴随企业盈利改善、改革红利释放,中国股市的长期投资价值正逐步显现。(2025-06-18 00:06:00)
标签:
投资
市场
科技股
资本
政策
扰动
经济
领域
-
中信建投展望2025年下半年机械行业称,机械板块热点密集,上半年涨幅位居A股第6名,板块涨幅top100中,40只与机器人相关,26只属于北交所,8只受益可控核聚变。其他方向风险因素: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若未来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下游行业投资放缓,将可能影响制造业的发展环境和市场需求,从而给机械行业公司的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带来不利影响。2、国际贸易环境对行业经营影响较大的风险:近年来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加,逆全球化贸易主义进一步蔓延,部分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机械行业发展将受到一定冲击。(2025-06-18 07:46:00)
标签:
行业
机械
可控
涨幅
受益
方向
-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创新药、新消费等轮番成为市场热点,部分基金经理提前布局,精准把握投资机会,推动其管理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净值显著增长。朱润康建议,投资者应考察基金产品在不同市场周期中的表现,关注其长期年化回报率、最大回撤率等核心指标,确保其具备持续稳健的盈利能力。(2025-06-17 00:06:00)
标签:
净值
市场
权益
经理
投资
业绩
增长
-
复盘历史,填坑后的震荡行中,盈利和资金是推动行业风格穿越震荡期的核心因素。填坑后的震荡行情中,各类风格占优所需具备的条件各不相同。风险提示:历史经验未来不一定适用,政策超预期变化,经济修复不及预期。(2025-06-15 07:30:00)
标签:
占优
可能
风格
震荡
短期
推动
盈利
成长
-
人民财讯6月14日电,华泰证券研报认为,美国现有关税政策下,半钢胎适用于汽车零部件232条款中25%的税率;其他轮胎产品则适用对等关税。据米其林公告,2025年1-4月北美&中美半钢替换需求同比增速为3%,欧洲地区为5%,欧美地区半钢需求延续增长。(2025-06-14 09:04:00)
标签:
关税
企业
原材
需求
盈利
-
创新药板块的快速拉升,给许多正在募集的医药主题基金带来机遇。或许是为了抓住建仓窗口,多只新发的医药基金选择提前结募。从基本面来看,当前创新药已经摆脱行业亏损,并逐步进入业绩盈利周期。周思聪告诉记者,从中期维度看,2025—2028年将是中国创新药企业集体步入盈利期的关键阶段。(2025-06-12 00:48:00)
标签:
募集
创新
规模
业绩
赛道
医药
盈利
-
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表现十分亮眼,尤其是港股创新药,在近期市场震荡中走出了独立行情。6月9日,创新药板块再度掀起涨停潮,带动医药股全面走强,海辰药业、睿智医药等多股20cm封板。一是创新药重磅BD交易持续落地,首付款屡创新高;二是头部企业将于2025年实现扭亏,行业盈利拐点显现;三是国内创新药政策环境持续优化。该行测算2030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4.1%。(2025-06-09 16:12:00)
标签:
创新
医药
板块
企业
市场
港股
泡沫
-
近日,多家外资机构发声,看好中国资产配置价值。综合机构观点来看,企业盈利前景改善、中国资产估值相对较低,增强了中国资产对全球投资者的中长期吸引力。多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外资机构专家表示,中国资本市场开放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将进一步优化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同时稳股市“组合拳”等也将给外资机构“看多”“做多”中国资产吃下“定心丸”。(2025-06-08 00:09:00)
标签:
开放
证监
资产
机构
外资
投资
跨境
增强
-
作为南方瑞享混合的管理人,南方基金在创新费率模式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2018年推出“赚钱才收管理费”的南方瑞合,到2023年推出“合理让利”的南方前瞻共赢,再到当前的浮动管理费率模式,南方基金始终站在投资者的立场,致力于提升投资者的盈利体验(2025-06-04 13:43:00)
标签:
投资
投资者
费率
管理
混合
模式
推出
-
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6月4日获取的淡水泉最新月度观点显示,站在当下时点,淡水泉认为,尽管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从微观企业层面看,优秀公司基于自身实力所展现的成长韧性,在股票市场中提供了相对稀缺的确定性。近期,越来越多赴港上市的“A+H”优质龙头走到了市场的聚光灯前。着眼于产业趋势,同时结合宏观经济、外部因素的可能演进,淡水泉继续聚焦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好机会上的挖掘:其一,高端制造领域具有全球化运营实力的头部公司,这类公司在面对外部因素挑战时,有能力将产能外移,从中国制造走向全球制造,加大对非美市场的拓展,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其二,看好AI创新升级带来的智能终端、消费电子、数据中心等产业链公司的投资机会,这些企业作为产业链上的“卖水人”难以被替代,同时大客户的新产品也有望带动企业盈利的增长。此外,淡水泉也布局了半导体设备、国产算力等领域;其三,在内需方向,一些具备业绩快速增长潜力的新消费头部公司也是其关注方向。(2025-06-04 13:20:00)
标签:
淡水
公司
市场
产业
制造
企业
产业链
头部
-
华泰证券2025年A股中期策略称,第一,ROE有望企稳回升:净利率改善、周转率企稳、权益乘数上行背景下A股ROE有望结束下行周期,伴随盈利周期的复苏逐步进入企稳回升阶段;第二,中国资产广谱型估值修复仍在演绎。关注五大交易主题:1)人民币升值——去美元化形成亚洲和人民币资产回流或升值的持续动力,基于配置、汇兑、相对基本面效应,关注核心资产和金融、内需消费;2)技术周期——关注处于奇点时刻的AI应用端及处于导入期的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3)库存周期——财报+中观的结构性线索主要集中于贵金属、小金属、食品加工、军工电子、元件等;4)产能周期——处于主动扩产的元件、航运港口、饲料,处于出清类的小金属、包装印刷、塑料、饮料乳品,处于准出清的休闲食品、部分地产链品种、医药等;5)资本市场变革——被动化趋势下银行、非银、公用等行业仍有增配空间。(2025-06-03 08:07:00)
标签:
周期
企稳
有望
回升
资产
升值
关注
-
中信建投研报称,食饮板块第一季度季报仍然保持较高质量,4月份以来总体保持稳定。两会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中央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全方位指引消费复苏需求复苏不及预期,近2年受宏观环境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长有所降速,国民收入增长亦受到影响,未来中短期居民收入增速恢复节奏和消费力的提升节奏可能不及预期;食品安全风险,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是消费者的关注热点,产业链企业虽然不断提升生产质量管控水平,但由于产业链较长,涉及环节及企业较多,仍然存在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的风险;成本波动风险,近年来食品饮料上游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幅度有所加大,高端白酒作为高毛利品类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小,但是低档酒和调味品等成本占比较高的品类盈利水平可能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相对较大。(2025-06-03 07:27:00)
标签:
消费
品类
提升
增长
食品
渠道
关注
-
5月31日,公募主动权益基金今年以来业绩出炉。Wind数据显示,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以69.30%的回报率位列榜首。业内人士分析认为,A股上市公司业绩披露期结束,新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产业趋势投资和主题投资在当前环境下有望回归。中期而言,上市公司的盈利修复程度需要跟踪观察。(2025-06-02 00:00:00)
标签:
回报率
回报
权益
业绩
位列
主题
金元
-
5月哪些个股获机构大幅上调盈利预测?“业绩为王”是指导投资决策的基石。然而,5月市场处于业绩真空期,投资者难以通过最新的财报把握企业动态。从二级市场上来看,公司近年股价表现亮眼,年K线已三连阳,年内累计上涨11.14%。(2025-06-01 06:27:00)
标签:
净利
预测
机构
玻璃
上调
净利润
公司
买入
-
2025年,全球秩序变化给资本市场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但围绕AI的投资却是市场共识与关注焦点。在AI驱动下,中国资产有哪些投资机会?港股的投资价值如何?此外,富国800现金流ETF基金经理金泽宇则建议关注Smart Beta策略。金泽宇认为,该策略正在打破主动投资与被动投资的边界,通过透明规则将低估值、高盈利质量等超额收益逻辑转化为指数化产品,兼具低成本与风格稳定优势。(2025-05-31 00:05:00)
标签:
港股
投资
消费
资产
红利
关注
认为
关联基金:
金ETF
-
中金公司研报称,展望未来,微盘风格可能呈现优势边际弱化、仍存在一定结构性机会的格局。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微盘风格可能呈现优势边际弱化、仍存在一定结构性机会的格局。政策端对科创小微企业的支持仍将托底流动性预期,但并购重组红利的扩散效应可能逐步减弱;流动性宽松环境虽有利高弹性风格,但资金或逐步转向盈利分化,投资者将更着重于高成长性的优质小微企业(2025-05-30 07:27:00)
标签:
风格
流动性
效应
结构性
资金
可能
机会
流动
-
5月28日,中信证券2025年资本市场论坛开幕。论坛以“砥砺开新局”为主题,与会专家对全球宏观经济、A股市场及港股美股市场进行了中期展望。中信证券总经理邹迎光发表主题演讲风格上,裘翔认为,市场或将出现2021年以来的重大切换,从已经持续4年的中小票题材轮动,转向核心资产的趋势性行情。首先,绩优股跑输亏损股的幅度在逐年递减;其次,目前核心资产具有明显的相对盈利优势和极强的经营韧性,盈利拐点相较全部A股已率先出现;最后,具有稀缺性的优质资产赴港上市之后有望出现估值溢价,A股资产的港股重估或将成为“蓝筹发动机”,带动更多的核心资产实现重估。(2025-05-29 01:39:00)
标签:
资产
市场
经济
证券
港股
核心
出现
展望
-
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于5月27日正式启动发行,东方红资管、天弘基金等认购额已破亿元。此外,还有拿到批文的浮动费率基金蓄势待发。南方基金指出,本次创新的费率结构,将聚焦投资者盈利体验,强化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绑定,能激励基金管理人大力提升核心投研能力,重视投资者实际回报。未来在浮动费率机制下,将以投资者最佳利益为根本出发点,通过加强投研人才团队建设、推动投研系统平台建设、强化投资绩效分析和风险管理,努力提升投研能力,致力于提升投资者盈利体验。(2025-05-29 00:22:00)
标签:
费率
混合
投资
投资者
浮动
认购
管理
-
在中信证券2025年资本市场论坛上,首席A股策略师裘翔指出核心观点,展望未来一年,中国权益资产正迎来年度级别的牛市。中信证券海外策略首席研究员徐广鸿在研报中提到,宏观、AI、市场结构这三重叙事,将推动港股在下半年延续反转行情,港股或迎来估值和盈利的双重修复。下半年建议关注,一是受益AI产业催化的科技巨头企业,尤其是互联网板块;二是创新+医保+出海催化的创新药板块;三是技术进步和迭代催生的消费新方向;四是强β属性的非银金融,尤其是保险;五是优质的高股息资产仍是资产配置的压舱石,关注银行、电信、公用事业板块;六是稳增长政策持续出台亦将催化地产板块的投资机会。(2025-05-28 14:50:00)
标签:
经济
市场
政策
港股
资本
资产
牛市
迎来
-
5月28日,中信证券2025年资本市场论坛在上海举办。中信证券境内外研究员围绕宏观经济、资本市场等议题分享观点,公私募基金、保险、银行等机构投资者参与。中信证券海外策略首席研究员徐广鸿在研报中提到,宏观、AI、市场结构这三重叙事,将推动港股在下半年延续反转行情,港股或迎来估值和盈利的双重修复。下半年建议关注,一是受益AI产业催化的科技巨头企业,尤其是互联网板块;二是创新+医保+出海催化的创新药板块;三是技术进步和迭代催生的消费新方向;四是强β属性的非银金融,尤其是保险;五是优质的高股息资产仍是资产配置的压舱石,关注银行、电信、公用事业板块;六是稳增长政策持续出台亦将催化地产板块的投资机会。(2025-05-28 14:50:00)
标签:
经济
政策
市场
港股
资产
消费
创新
产业
-
消费指数相对大盘短期难有超额收益。复盘历史,消费相对大盘有超额收益主要受经济和盈利预期改善、政策支持、机构资金流入等因素驱动。风险提示:历史经验未来不一定适用,政策超预期变化,经济修复不及预期。(2025-05-25 15:10:00)
标签:
消费
短期
可能
收益
政策
增速
盈利
预期
-
港股IPO愈发火热。仅5月23日,便有2家公司在港上市。MirxesHoldingCompanyLimited上市后,成为今年第四家香港上市的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后,成为今年第四家在香港二次上市的A股公司。“在享受监管优化带来的便利和机遇的同时,企业也面临着不少困难。”邓浩然表示,例如,在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等方面香港资本市场也有与A股市场不一样的要求,因此,企业需要提升自身能力和管理水平,适应新市场带来的挑战。(2025-05-24 00:09:00)
标签:
上市
公司
投资
港股
企业
市场
投资者
融资
-
从2024年7月的111.22元/股低点,到2025年4月末的最高262.64元/股,不到一年时间百济神州-U股价实现翻倍。尽管在5月股价小幅回撤,但百济神州-U目前依然是机构最为关注的股票之一。对于未来一个阶段的市场,周蔚文、罗佳明认为,随着人工智能产业取得重大突破,预计未来两三年趋势预期依旧向好;保险行业目前已进入景气修复通道,行业估值处于低位区间;光模块因行业盈利能力处于较高位置,叠加DeepSeek出现带来的短期需求重估,将维持谨慎态度;造船和化工方面,因受经济周期、出口依赖度高等因素,同样会维持谨慎态度。(2025-05-21 06:31:00)
标签:
神州
行业
持仓
持有
优选
时代先锋
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