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末年初,红利资产的投资热情不减。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在首批权益类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目录后的第一个月,多只红利ETF已经实现了规模的稳步增长,投资者对稳健收益的需求进一步得到释放具体来看,红利投资内涵的核心是关注股息率,因此在选择股票时比较关注上市公司的需求前景、商业模式、公司治理和估值水平,这些关键指标构建了红利资产相对稳健的基本面和股息收入的相对确定性,也让其在过往面对市场喧嚣和波动时中长期表现更好。(2025-01-19 06:59:00)
标签:
指数基金
红利
资产
投资
养老金
份额
养老
股息
指数
-
随着中证A500指数基金火爆,量化私募积极争夺这块蛋糕。中基协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截至2025年1月13日,新备案带有“中证A500指数增强”字样的私募新产品合计有43只,其中2024年11月合计备案5只,12月合计备案29只,2025年1月合计备案9只。黑崎资本首席战略官陈兴文认为,通过免收管理费、仅对超额收益计提业绩报酬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资者的成本,提高了吸引力,有助于扩大市场规模。(2025-01-17 00:01:00)
标签:
量化
产品
备案
合计
投资
指数
管理人
市场
-
2025开年以来,指数基金火热发展势头不减。被誉为中国“标普500”的中证A500指数产品,再次成为关注焦点。截至1月14日,全市场中证A500指数相关基金总规模,已突破3500亿元。“从资金流向来看,市场对中证A500依然是充满期待的。但不同产品之间的资金流向会有所分化,规模突出的产品流动性优势会逐步凸显,更能获得大资金介入。(2025-01-15 06:55:00)
标签:
指数
产品
规模
截至
净流入
资金
市场
-
2024年,公募基金发行规模再度保持在万亿元级别,最终募集资金1.18万亿元。债券基金在牛市推动下成为发行主力,股票指数基金、REITs基金的发行均较2023年有明显增长。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披露的《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投资额度审批情况表》,截至2024年11月末,QDII投资累计批准额度为1677.89亿美元。其中,基金公司和券商资管公司累计获批准额度为921.7亿美元,为QDII基金产品配置海外资产提供了有利条件。(2025-01-13 20:15:00)
标签:
投资
指数
债券
投资者
发行
产品
市场
-
开年以来,A股市场再次陷入震荡回调的状态,三大指数年初至今跌超5%,但机构投资者仍积极埋伏“春季行情”,近百只基金产品处于正在发行或定档1月发行,其中指数基金仍是重头戏“往后看,将持续坚定关注中国创新药、创新器械长期的产业成长机会。”欧阳娟说,特别是拥有在全球具备竞争力的创新产品的上市公司,这类资产既能享受中国巨大的人口红利市场,又能享受全球部分地区药品市场高定价高利润的回报。(2025-01-12 19:10:00)
标签:
市场
分红
产品
机构
调研
投资
公司
-
人社部等多部委去年底联合印发了有关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其中提到,从2024年12月15日起,将指数基金也纳入个人养老金的产品范围。此外,有人把这次个人养老金产品投资对象的扩大,理解为管理层的“救市”措施,认为此举可以为股市带来上千亿元的增量资金,这是很离谱的。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每个个人养老金账户一年的投资上限是1.2万元,以现在的实际状况而言,每年能够投资的资金最多也就是达到千亿元级别,而其中绝大部分是进入固收市场的,真正进入股市的资金十分有限。(2025-01-11 09:02:00)
标签:
养老金
养老
投资
个人
资金
制度
股市
实际
-
“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再度创下股价新高。1月10日,寒武纪股价高开,盘中股价一度触及777.77元/股,市值突破3100亿元。“卖铲子的人”在大模型井喷期收获较大,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284.59%,录得1.94亿元的归母净亏损。(2025-01-11 00:00:00)
标签:
指数
股价
公司
市值
纳入
规模
-
场内跨境ETF因涨幅过大频频溢价。近期,跨境ETF大幅上涨,遭遇资金爆炒,场内交易价格大幅偏离基金净值,产生过高溢价。基金公司频频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一日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的产品数量超过30只。去年以来,发布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风险提示公告最多的基金是纳指科技ETF,该ETF是市场上较为稀缺布局美股科技股的指数基金,年内回报较高。该ETF大多数时间处于溢价状态,去年至今已经发布了近200条相关风险提示公告。(2025-01-10 10:52:00)
标签:
溢价
跨境
风险
提示
交易
公告
净值
-
场内跨境ETF因涨幅过大频频溢价。近期,跨境ETF大幅上涨,遭遇资金爆炒,场内交易价格大幅偏离基金净值,产生过高溢价。基金公司频频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一日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的产品数量超过30只。去年以来,发布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风险提示公告最多的基金是纳指科技ETF,该ETF是市场上较为稀缺布局美股科技股的指数基金,年内回报较高。该ETF大多数时间处于溢价状态,去年至今已经发布了近200条相关风险提示公告。(2025-01-10 06:57:00)
标签:
溢价
跨境
风险
提示
交易
公告
净值
-
1月7日,寒武纪股价再创历史新高,报收718元,单日涨幅达10.55%。作为智能芯片领域的先行者,寒武纪受到广泛关注。2024年9月24日以来,寒武纪累计涨幅超过2倍,2024年年初至今涨幅达4.3倍,总市值达到2997亿元。从公募基金的角度看,这将吸引更多被动指数基金配置该股,或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寒武纪的股价变化。(2025-01-08 01:37:00)
标签:
涨幅
营业
收入
股价
指数
持有
-
公募FOF产品正在逐步淡化基金经理的人为因素,持基风格从主动转向被动基金。随着公募FOF产品年度业绩在上周末最终落定,指数基金取代基金经理成为公募FOF核心业绩来源,也意味着随着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大幅度提升,公募FOF正在迎来以被动投资为核心的新时代。值得一提的是,西部证券发布的一篇报告也指出,美国科技股长牛背景下,美国主动基金战胜市场指数的难度反而增加。(2025-01-07 08:24:00)
标签:
产品
投资
仓位
风格
指数
经理
业绩
-
公募FOF转向被动投资:指数基金成新宠近年来,公募FOF产品的投资策略正在发生显著变化,越来越多的FOF产品开始从传统的主动权益类基金转向被动基金,尤其是指数基金。公募FOF的转向被动投资不仅是市场效率提升的必然结果,也是投资者追求稳定收益和降低风险的合理选择。随着市场的发展,公募FOF的投资策略将继续优化,为投资者带来更加稳健的收益.(2025-01-06 13:17:00)
标签:
投资
指数
市场
策略
配置
投资者
-
FOF选基放弃“主动” 大规模转向指数产品“公募FOF使用指数化投资的场景逐步建立,投资者从个股投资向ETF投资、从短期交易向长期投资、从集中投资向组合化投资的趋势也在形成。”易方达基金一位高管人士认为,在投资透明度方面,被动投资的ETF严格跟踪标的指数,投资规则清晰,投资透明度更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资本市场资金长期化、投资者机构化、市场有效化将是必然的趋势,投资成本更低、标准化更高、应用场景更广的被动指数基金将有望赢得更多投资者的认可。(2025-01-06 01:40:00)
标签:
投资
产品
经理
指数
风格
仓位
业绩
-
科创板有望迎来新宽基指数,基金公司积极备战进入2025年,ETF市场将迎来新的宽基指数。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目前指数公司正在酝酿推出科创板综合指数,将成为继科创50指数、科创100指数、科创200指数之后又一只科创板宽基指数。基金公司持续布局科创板指数基金。Wind数据显示,2024年10月以来,易方达、华夏、富国、博时、汇添富等14家基金公司合计上报了22只科创板指数基金。(2025-01-05 19:11:00)
标签:
指数
公司
布局
发布
规模
上交
国有
-
2025年首周,基金发行市场上演超级周,65只基金扎堆发行。开年基金新发,两大特点:一是指数基金占比颇高,占比超6成,刚刚获批的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迎来集体发行,第三批中证A500ETF、上证180ETF同样有产品新发;二是债基挑大梁,20只债基待发,涵盖债券ETF、债券指数、偏债混合、中长期纯债以及债券FOF等多品种。西部利得消费精选、景顺长城医疗产业是布局消费、医药板块的权益产品,汇安基金将布局一只景气成长类板块基金。此外,泓德智选启鑫是此次新发产品中唯一一只量化策略的产品。(2025-01-05 18:50:00)
标签:
发行
产品
债券
指数
募集
溢价
基准
-
红星资本局1月2日消息,进入2025年,多家公募启动新基金的发行程序。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有33家基金管理人旗下共47只新基金定档1月份发行,种类包括主动权益基金、被动指数基金、债券基金等,其中有17只新品已在首个交易日启动发售。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向红星资本局表示,每年的年初都是基金发行的传统旺季。一方面,随着新年伊始,投资者往往对市场充满希望,愿意拿出更多资金投资于新一年的经济增长机会,这就为新基金的发行提供了良好的市场需求(2025-01-03 01:10:00)
标签:
发行
市场
投资
指数
投资者
管理人
产品
-
作为增加投资者获得感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基金市场分红氛围进一步浓厚。数据显示,2024年有超3200只公募基金实施分红,合计分红次数超4000次,“红包雨”金额合计超2200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新“国九条”和分红新规落地,A股上市公司分红更为踊跃,这也对股票指数型产品的分红产生了积极影响。稳定规律的分红一方面可帮助投资者提前锁定部分收益,实现“落袋为安”,满足投资者获得稳定现金流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指数基金减少冗余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得ETF更加贴近目标指数的表现。(2025-01-02 02:51:00)
标签:
分红
投资者
投资
债券
收益
金额
指数
-
2024年即将收官,回首这一年不难发现,公募基金的市场认可度在不断提升,多个类型的产品受到投资者青睐,爆款产品频现,推动公募基金规模突破32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此外,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稳步推进,行业综合费率水平稳步下降,个人养老投资全面铺开,指数基金纳入产品目录,也为公募基金提质增效、创新进取打开了新的空间。费率改革通过优化管理费、托管费等,使投资者的收益空间增加,提升了投资者的“获得感”。费率改革也将敦促基金公司进一步提质增效,加强创新,搭建更丰富的产品体系,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2024-12-31 05:22:00)
标签:
投资
费率
规模
养老
产品
指数
投资者
-
2004年12月30日,华夏上证50ETF募集成立,国内ETF投资正式启航。过去20年,中国ETF行业走过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广、从弱到强的发展阶段,取得了不凡成绩。新“国九条”明确提出要“建立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快速审批通道,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未来,ETF市场有望沿着多样化、创新和组合配置等多维度发展,ETF生态圈有望逐步成熟,能更好地便利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满足其特定的需求和风险偏好。(2024-12-31 00:52:00)
标签:
投资
发展
市场
配置
资产
投资者
有望
不断
-
2024年步入尾声,公募基金的各项榜单也相继揭晓。从年内公募分红情况来看,公开数据显示,截至12月30日,公募分红总额达2440.73亿元,超越2023年全年的分红总额,其中分红榜前三均由指数基金包揽,相关产品的年内分红金额均超20亿元“预计2025年基金分红的情况还会进一步提升,特别是股票型基金,因为2025年在政策转向后,资本市场可能会有更好的表现。公募基金盈利的情况也可能会进一步改善,因此2025年基金分红的形势或会更好。”杨德龙说道。(2024-12-31 00:07:00)
标签:
分红
债券
金额
总额
截至
情况
盈利
-
回顾2024年的基金新发市场,以认购起始日为统计标准,数据显示,全年新发基金数量超过1130只,较去年同期略有减少;首募总规模超过1.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1542亿元略有增长。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指出,对于投资者来说,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来选择合适的基金进行投资。(2024-12-30 17:31:00)
标签:
指数
投资
产品
投资者
发行
规模
市场
-
2024年,指数投资达到新高度。回望这一年,以指数基金为代表的一类产品逐渐成为个人、机构投资者的主力投资工具,成为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按照类似对标的情况,陈龙表示,在“十五五”规划定稿的时间前后,也就是在明年6月份、7月份,国防军工板块也有望迎来阶段性的高潮。(2024-12-30 08:36:00)
标签:
投资
陈龙
指数
军工
投资者
拐点
周期
-
在近期的震荡行情中,机构借道ETF密集入市。在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外资巨头、公募、私募、券商等频频现身。以海外成熟市场为例,截至2023年底,美国被动指数基金的规模约为5.9万亿美元,其中来自养老金的规模为2.6万亿美元,占比约45%。业内人士表示,指数基金被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名录,有望进一步提升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在指数基金中的占比。(2024-12-30 05:42:00)
标签:
指数
养老金
养老
投资
资金
持有人
机构
-
1.个人养老金制度全国铺开指数基金等被纳入投资范围2024年12月12日,人社部、财政部、税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个人养老金制度于12月15日推广至全国。同时,QDII基金无论是数量和类型都更加丰富,带动跨境投资产品体系进一步完善,更好地满足境内投资者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全球化配置需求。(2024-12-30 01:10:00)
标签:
指数
投资
规模
市场
产品
费率
养老
-
在收益率震荡下行的背景下,货币基金规模不降反增,两个月劲增6600多亿元。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披露的最新数据,今年11月,公募基金总规模增长近5000亿元,再度逼近32万亿元事实上,股票基金以指数基金为代表,混合基金主要是主动权益类基金。华南某公募人士表示,从当前公募行业的发展来看,指数基金的工具属性愈发受投资者认可,而过去几年,主动权益类基金的投资者持有体验不佳,叠加业绩尚未有明显起色,投资者信任的恢复或还需要较长时间。(2024-12-25 01:26:00)
标签:
规模
投资者
投资
权益
债券
指数
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