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年初至今,中国股票的表现亮眼,吸引了众多海外投资者的目光。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港股走势要远好于A股,同时中国股票这一波上涨趋势明显由科技股带动。因此,在此之前,高盛将继续倾向于关注消费经济和周期性领域的阿尔法机会,而不是一般部门的贝塔机会。(2025-03-26 14:01:00)
标签:
港股
科技股
投资
市场
科技
投资者
指数
机会
-
股票ETF连续三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合计超百亿元中国基金报记者天心3月25日,A股市场持续震荡,三大指数小幅收阴,两市成交1.26万亿元,创近期新低。3月25日,股票ETF出现超20亿元资金净流入,跟踪科创板50、港股科技、恒生互联网等指数的宽基ETF,以及半导体、芯片、人工智能等行业主题ETF资金净流入靠前。此外,金鹰基金对年内成长风格的占优依旧看好,短期仍建议关注高政策预期赛道,仍需警惕海外经济的动荡因素,关注黄金和军工板块在全球政治经济敏感期的风险对冲价值。(2025-03-26 13:46:00)
标签:
净流入
港股
资金
科技
流出
股票
合计
指数
关联基金:
金ETF
-
今年以来,私募机构积极配置ETF。私募排排网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24日,今年以来共有57家私募机构出现在46只年内上市ETF的前十大基金份额持有人名单中,合计持有基金份额达8.99亿份在业内人士看来,私募机构借道ETF布局市场或进行主动投资布局,均体现了对今年权益市场投资机会的看好。上海睿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经理王晓明表示,从大方向上来看,今年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的投资机会成本都很低,因此对今年A股和港股的投资机会依然保持乐观。(2025-03-26 01:35:00)
标签:
机构
投资
持有
份额
资产
投资机会
管理
关联基金:
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ETF
南方上证科创板综合ETF
-
头部公募挖掘内部种子选手,已成为许多“顶流”基金经理增聘“黄金搭档”的核心出发点。3月25日晚间,广发基金副总经理刘格菘所管的一只产品同时增聘两位年轻的选手陈韫中、吴远怡为基金经理,在两个月前,2023年度的公募冠军、广发基金国际业务部总经理李耀柱也在增聘陈韫中半年后,将一只产品交由后者单独管理。但在没有追风的背景下,吴远怡管理的广发成长领航基金、陈韫中管理的广发成长启航混合基金,都在没有集中持仓、单押一两个热门赛道的背景下,却依靠这些指向珠宝、潮玩、军工、石油机械、国企汽车等股票,通过行业类仓位分散化的策略,却罕见的跑赢许多单押热门赛道的同业基金,甚至进入全市场基金十强之列。(2025-03-25 07:10:00)
标签:
管理
选手
港股
经理
赛道
产品
重仓股
关联基金:
广发科技动力股票
-
A股、港股市场回暖催生的结构性机会,正被嗅觉敏锐的次新基金精准捕获。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1日,在运行不足半年的主动权益基金中,超过六成自成立以来有所上涨,其中8只涨超10%,最高的突破34%“本轮人工智能行情,至少是跟2013年移动互联网变革相同量级,通用人工智能的产业空间甚至可能超越移动互联网。”武超则认为,对于投资者而言,如何在波动中把握机会是一个重要课题,可采取逆势投资,科技板块的波动是常态,投资者应在下跌时布局,而非追高。(2025-03-25 00:08:00)
标签:
市场
产品
波动
成立
基本面
净值
板块
-
华泰证券发布港股策略报告称,近期MSCI指数中主要境外中资股已披露财报或指向三大线索:1)主要科技企业盈利基本超预期,盈利兑现和AI产业的发展或持续支撑港股行情;2)私有部门主导的AI+投资有望进入加速阶段,支撑国内宏观总需求;3)部分创新药龙头在2025年或将扭亏转盈,有望提振市场信心。往前看,4月或迎来关税问题、3月经济金融数据等事件和关键数据验证窗口,市场短期波动或加剧。不过AI技术的发展仍有较大的空间,而相关的主要标的多集中在港股。(2025-03-24 07:28:00)
标签:
港股
支撑
降息
消费
科技
数据
盈利
有望
-
证券时报记者安仲文在年报窗口期到来之际,基金经理逐渐变得谨慎,即便新基金,在认购踊跃的情况下,也在耐心等待入场机会。多位基金经理认为,今年股票市场行情向好趋势已定,但基于寻找确定性的机会以及规避年报业绩风险,机构资金大规模进场预计会等到基金重仓股业绩披露完毕,也就是在3月底之后。摩根士丹利基金相关人士则认为,3月底后的股市可能与前两个月市场风格有较大区别,此前公募挖掘的主要指向了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高科技赛道,这些赛道的基金重仓股实现了短时间快速上涨。预计在年报披露完毕后,股票市场风格或变得更为均衡,消费品、医药、新能源、有色、军工等具备较高性价比的赛道,可能也将出现机会。(2025-03-24 00:45:00)
标签:
港股
赛道
年报
市场
机会
消费
业绩
-
在经过一个多月的高歌猛进后,市场在上周遭遇了“黑色星期五”。3月21日,A股、港股集体低开低走,整体表现放量普跌,前期领涨的AI、机器人板块领跌。汇丰晋信基金认为,未来如经济数据和上市公司季报能够验证2024年9月以来一系列支持政策的效果,投资者情绪升温叠加业绩和估值修复,市场或将上演“三击”行情。(2025-03-24 06:55:00)
标签:
板块
市场
业绩
估值
季报
认为
表现
-
资金扫货港股步履不停。2月24日以来,港股主题ETF净申购额合计超过360亿元。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净买入超3700亿元。谈及后续看好的方向,杨栋表示,重点关注三大领域。一是科技与AI产业链。在硬件端,包括半导体、算力基建,其受益于AI基建需求。(2025-03-23 00:14:00)
标签:
港股
资金
南向
申购
科技
买入
基建
关联基金: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
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科技30ETF
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
易方达恒生港股通创新药ETF
-
昨日超30亿元净流出,部分资金“落袋为安”中国基金报记者李树超3月20日,A股震荡回调,港股全线大跌。深海科技概念股逆市爆发,机器人概念股反复活跃,保险、酿酒板块走低。谈及红利策略的配置价值,华安基金表示,展望后市,国内降息周期下的低利率环境、经济弱复苏的背景均利好红利策略。市值管理“指挥棒”下央国企的分红意愿和能力均较强,港股通央企红利的股息率优势显著,配置价值较高。(2025-03-21 13:55:00)
标签:
净流入
流出
红利
指数
单日
元和
资金
关联基金:
金ETF
-
今年以来,截至3月19日,A股、港股市场均表现活跃,上证指数累计涨逾2%,深证成指涨逾5%,创业板指涨逾3%,恒生指数涨逾23%,恒生科技指数涨逾35%;A股市场日均成交额超过1.5万亿元,港股市场日均成交额达2400亿港元摩根大通认为,中国科技股价值重估将持续,未来10到15年平均年回报率可以达到7.8%。(2025-03-20 06:17:00)
标签:
港元
市场
回购
融资
资金
港股
买入
成交
-
3月19日,中信证券为期两天的春季资本市场论坛拉开序幕,主题为“聚焦新赛道”。会议现场人潮涌动,据悉有1700多人线下参会。“中国核心资产迎来春天。不只是中信证券,港股的行情还将持续,也是多家券商研究所的共识。如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易峘近日指出,受科技股企业盈利较强、经济初现企稳迹象、政策预期提振信心这三重逻辑支撑,港股相对收益仍有支撑。(2025-03-20 06:51:00)
标签:
港股
资产
证券
核心
策略
市场
券商
主线
-
3月以来,以恒生科技指数为代表的中国科技股持续走强,与此同时,多只港股和A股科技相关ETF持续“吸金”。“DeepSeek以较低成本实现AI推理能力,使AI技术的应用场景大幅拓展,打破高端显卡对AI部署的垄断。这一技术突破也为港股科技股注入了新活力。”锐联投研团队称。(2025-03-20 04:59:00)
标签:
科技
科技股
港股
净流入
资金
产业链
应用
技术
关联基金:
博时科创板人工智能ETF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
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科技30ETF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
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
-
市场全天震荡调整,创业板指领跌。从板块来看,深海科技概念股再度爆发,煤炭股震荡走强,机器人概念股冲高回落。下跌方面,数据中心电源概念股集体调整。有机构表示,短期科技盈利、经济企稳与政策预期三重逻辑或持续支持港股相对收益表现。中长期而言,仍旧坚定看好中国资产价值重估行情演绎。结构上,维持哑铃配置,沿盈利预期上修方向寻找线索。(2025-03-20 14:40:00)
标签:
概念股
盈利
预期
企稳
港股
中长期
概念
-
3月19日,中信证券2025年春季资本市场论坛在山东济南举行,本次论坛以“聚焦新赛道”为主题,中信证券宏观经济联席首席分析师玛西高娃、首席A股策略师裘翔、首席策略师秦培景等重磅专业人士发表演讲,300余家上市公司和相关领域行业专家进行交流。玛西高娃表示,经过多年的结构调整与创新积累,中国经济正在蓄势待发。秦培景称,2025年A股将经历一轮年度级别马拉松行情,当前正站在起跑线上,2025年同时也是A股主题投资的大年。(2025-03-19 14:03:00)
标签:
经济
政策
资产
核心
港股
消费
衰退
投资
-
人工智能的“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享受着情绪推动股价上涨的基金经理,对自己赚情绪的钱还是基本面的钱,心里都清楚。券商中国记者近期在采访中获悉,不少在热门概念中赚到钱的基金经理开始准备在年报业绩验证时进行仓位再平衡,同时也预期外资机构的回归,将首先买入低位公司,而非外资强力接盘缺乏业绩落地的概念股。“未来的市场风格预计会延续均衡,且有可能呈快速轮动格局,很难像今年2月份聚焦科技成长那样的单边赛道,而且,海外资金在亚太市场的配置也开始再平衡,因此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估值的修复。”摩根士丹利基金一位基金经理判断,接下来的策略可能更注重自下而上寻找优质个股,受益于国内消费刺激政策发力的汽车、家电、消费电子等,以及其他一些消费品、医药、新能源、有色、军工等具备较高的性价比,尤其是赛道本身低估值又叠加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的行业。(2025-03-19 11:44:00)
标签:
赛道
业绩
消费
市场
经理
港股
公司
-
在全球资金的目光逐渐转向中国资产的当下,百亿级私募瞄准了港股这一中国资产的价值洼地。沪上某知名宏观策略私募创始人也称,港股科技股和创新药板块是今年的重点配置方向,目前公司已通过ETF布局了相关投资机会。(2025-03-18 02:17:00)
标签:
港股
资产
创新
港元
资金
科技
持仓
投资
关联基金: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
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
-
3月18日,中金公司指出,1~2月经济数据符合预期,市场有望震荡上行。市场表现方面,近期全球股市波动较大,美股大跌的背景下,中国市场无论A股还是港股都显示出较强的韧性,港股表现好于A股,近期A股也开始赶上,由结构性行情开始变为普涨行情风险提示:终端价格低迷,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动物疫病风险。(2025-03-18 07:58:00)
标签:
消费
政策
增速
需求
投资
增长
下降
价格
-
银河证券认为,中长期来看,港股市场配置价值较高的三大主线分别是:第一,业绩有望兑现的科技板块。港股市场投资展望:短期来看,3月17日,中国1-2月份的消费、投资、房地产开发和销售等经济运行数据即将发布,有望为市场提供投资线索。(2025-03-17 07:41:00)
标签:
港股
板块
指数
港元
市场
投资
风险
政策
-
省时省力的美股映射逻辑,正成为许多公募基金经理“偷懒”挖掘牛股的核心手法。在各个赛道内无处不在的中美股票对标策略,基于现成的历史经验以及简单易懂的增长逻辑,正成为许多基金经理在港股大显身手的重要抓手,有基金经理认为股票映射使得公募减少对此类对标股的研究难度,增强基金持仓信心以及对相关公司业务增长逻辑的远期穿透力。“因为业绩排名的因素比较大,股价下跌到底部的时候几乎没有基金去覆盖,因为许多公募基金经理追求的确定性实际上是趋势,股价的趋势性表现比基本面和对标逻辑更重要,这就是许多股票涨得越多,公募资金覆盖的反而更多,进一步推高估值。”华南地区一位头部公募基金经理评价最近的港股抱团策略时表示。(2025-03-17 11:12:00)
标签:
经理
市值
港股
公司
逻辑
股价
股票
-
2025年开年,A股在科技主线带动下走出结构性行情,但市场对长期经济动能与投资范式的讨论仍未停歇。如何在波动的市场中平衡风险与收益?如何通过团队进化把握产业先机?港股方面,乔迁表示,全球定价的市场形成的波动性往往被进一步放大,其中藏着更多的机会,许多中国核心资产之前在港股折价程度非常大,随着基本面的改善以及信心的回升,股价的弹性空间非常可观,目前大概率只是本轮长周期修复的起点。(2025-03-17 01:13:00)
标签:
乔迁
市场
科技
产业
周期
波动
投资
资产
-
中信证券:预计纯资金驱动的主题会降温在近期市场演绎完高切低后,我们预计后续内外资回流港股的趋势会放缓,港股明显跑赢A股的状况会告一段落。年报季市场回归业绩驱动,A股核心资产蓄力上涨;特朗普的理想“政策三部曲”进度在加快,美国在年中发生衰退的概率在明显提升;美国衰退预期交易不会影响中国资产,但真实的衰退如果发生仍然会产生负面影响。当金融科技国向下,全球投资新议题正在孕育:第一,过去抑制因素逐步缓解、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且更为关注长效机制改革的顺周期消费板块。(2025-03-17 00:15:00)
标签:
消费
政策
科技
市场
关注
预期
板块
经济
-
近期,易方达、睿远、宁泉资产等多家公私募基金南下抢筹,在港股市场大手笔“扫货”。其中,“杠铃”两端——科技和红利最为吸金,AI医疗、人形机器人等前沿科技赛道与银行、电力等高股息资产被频频举牌和加仓在张佳璐看来,尽管已经有部分国际资金进入了港股市场,但仍有许多资金目前可能在等待中国经济基本面的进一步改善,他们会更加在意具体指标的变化,例如房地产企稳情况、PPI改善情况,看港股消费品公司的ASP等的变化情况。她表示,在AI技术突破、政策环境改善以及资金流入的共同推动下,香港市场仍具备进一步上涨的空间,尤其是在消费、医疗等尚未完全启动的领域。(2025-03-16 20:12:00)
标签:
港股
资金
港元
南向
市场
内资
定价权
-
3月14日,沪深两市双双上涨,港股市场呈现高开高走态势。ETF市场一片大好,共有1043只基金上涨,42只基金下跌。孙恩祥同样认为,投资者在配置跨境ETF时要保持谨慎态度。他建议,投资者要密切关注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走向、地缘政治局势等关键变量,及时评估其对跨境ETF投资标的的影响。(2025-03-15 08:33:00)
标签:
跨境
溢价
港股
投资
市场
投资者
上涨
-
近期,受美股市场持续回调影响,多只QDII基金申购限额开始逐渐放宽。业内人士认为,前期全球资金大量涌入美股市场,而随着美联储政策预期变化及资金外流趋势显现,全球资产配置或将转向估值低位的港股及A股市场。星石投资首席投资官万凯航表示,DeepSeek对美股形成冲击,叠加美国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因素,促使不少避险资金从美国资产中流出。(2025-03-15 00:03:00)
标签:
市场
资产
资金
溢价
回调
估值
预期